新白鹿巷球场建筑工程探究 课程设计

课程

课程背景与目标

学科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

年级

:高中二年级

课程主要内容

:介绍新白鹿巷球场的建筑设计、工程技术、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现代体育场馆的建筑特点和技术要求。

2.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3. 分析建筑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程导入(10分钟)

师生互动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新白鹿巷球场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新白鹿巷球场有哪些独特的设计特点吗?”

主体内容(40分钟)

1.

新白鹿巷球场的建筑设计

(15分钟)

内容

:介绍球场的外观设计、结构特点、材料选择等。

师生互动

:展示球场设计图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2.

工程技术解析

(15分钟)

内容

:详细讲解球场建设中使用的技术,如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等。

师生互动

:邀请学生模拟工程师角色,解释某一技术环节的重要性。

3.

环境与社会影响

(10分钟)

内容

:分析球场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师生互动

:组织辩论,讨论球场建设是否值得,正反方各抒己见。

实践活动(20分钟)

小组项目

: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如可持续性、安全性、美观性等),设计一个虚拟的体育场馆,并准备简短的展示。

师生互动

: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创新思考。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内容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要点。

师生互动

:学生分享学习体会,教师提供总结性评价。

作业布置

内容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白鹿巷球场建筑工程的小论文,深入探讨其对未来体育场馆建设的启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新白鹿巷球场的建筑工程知识,能培养其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对建筑工程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