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周边建筑环境分析
:
北京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设计。自奥运会以来,鸟巢已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本文旨在探讨鸟巢周边的建筑环境,特别是其邻近的主要建筑。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建筑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文献,以及对鸟巢周边区域的实地观察,收集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主要发现:
1.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位于鸟巢的西侧,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水立方由澳大利亚PTW建筑事务所设计,其独特的膜结构外观形似水泡,与鸟巢的钢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奥运会后,水立方转变为一个多功能的水上运动中心,包括游泳、跳水和水上娱乐设施。2.
国家会议中心
:位于鸟巢的北侧,是一个大型会展设施,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该中心在奥运会期间用作新闻中心,现已成为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和活动的场所。3.
奥林匹克公园
:鸟巢周围被广阔的奥林匹克公园所环绕,公园内设有多个休闲和运动设施,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各种户外运动场地。公园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绿色、开放的空间,供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结论:
鸟巢周边的建筑环境体现了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通过将体育设施、会展中心和公共公园相结合,这一区域不仅服务于体育赛事,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进一步推进,鸟巢及其周边区域有望继续发挥其多功能性和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 Herzog & de Meuron. (2008).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
2. PTW Architects. (2008). National Aquatics Center.
3.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2008).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4. Beijing Olympic Park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2021). Olympic Park Master Plan.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鸟巢及其周边建筑的功能和美学价值,以及它们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