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更新项目超万,看投融资新招数
近年来,全国城市更新热潮涌动,已实施项目超过6.6万个,总投资达2.6万亿元。各地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政策支持、基金设立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了城市面貌和综合效益的显著提升。最近,全国各地城市更新项目如火如荼,已经实施了超过6.6万个项目,投入了高达2.6万亿元。这些项目不仅美化了城市,还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各地在投融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从政策扶持到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均有不少突破和进展。
首先,各地政府在推进城市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成立了城市更新领导小组,84个城市出台了管理办法,300多个城市编制了专项规划。这些措施为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有13个省份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的前期调研、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启动和实施。国开行已向27个省份的56个市授信6150亿元,并已发放贷款1455亿元,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其次,城市更新基金作为一种新型投融资方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探索。25个城市设立了城市更新基金,总规模达4400亿元。这些基金主要由政府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比如,北京市设立的城市更新基金,全国城市更新项目超万,看投融资新招数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资金的高效配置和增值,其他城市也从中得到了宝贵经验。

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靠政策支持,也需要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特别是PPP模式、公私合作模式、REITs和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多样的资金来源。例如,上海市通过PPP模式,引入大型房地产企业共同推动旧区改造;深圳市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建筑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创新模式在提高项目管理和运营效率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未来,城市更新还需继续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和运营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